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持續(xù)深耕,漸積有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俗文學類圖書選題分析

作者:肖承清;魯朝陽來源:《出版廣角》日期:2019-09-06人氣:1467

20世紀初,梁啟超、羅振玉、王國維、魯迅等人曾提倡并研究中國俗文學,學科漸次得以確立。50年代以后,中國俗文學研究熱潮一度為民間文學、人民文學所取代。80年代以來,俗文學研究重新獲得發(fā)展空間,恢復了研究活力。1984年中國俗文學學會成立后,組織了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在促進學術爭鳴、聚集研究隊伍、理清學術史等工作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三十余年來,中國俗文學研究正在走向新的繁盛,涌現(xiàn)出大量成果。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成立三十余年來,在俗文學研究成果及相關學術資料的出版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部分出版成果也受到學者們的好評。本文擬對我社俗文學出版情況稍加梳理回望,一方面希望可以為俗文學研究者利用我社相關出版成果提供一些線索,另一方面試圖與出版界同仁共同探討在當前新的出版形勢下,如何在選題的持續(xù)深耕、提升和擴大選題的社會效益等方面做出新的拓展,以進一步共同致力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俗文學類選題略述

在俗文學類圖書出版領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從學術研究類選題起步,后借助“珍稀文獻”積累起一定的影響力,最終形成研究類圖書與文獻整理出版相伴的局面。綜合而觀,我社的俗文學類圖書選題大概分為以下五類。

1.戲曲俗文學等的研究類選題

我社的俗文學學術研究類圖書,涉及傳統(tǒng)經(jīng)典戲曲、地方戲曲、民族神話、寶卷等多方面內(nèi)容。

例如,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2003年),是一部帶有人類學特色的有關民間宗教儀式劇(關公戲、北斗戲、扮仙戲、度脫劇等)的研究論文集。本書突破傳統(tǒng)戲曲研究以文本研究為主的研究范式,有力探索了戲曲研究的跨學科方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2009年),對寶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現(xiàn)存形態(tài)、重點個案做了極富學術價值的探討。闕真《南劇北曲的文本構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深入研究了金元以來各時期代表性作品的時空狀態(tài)與戲曲發(fā)展軌跡,并基于歷史大背景,對南劇北曲所涉題材情節(jié)、體制風格以及南劇北曲與地方文化的關系等話題進行了考察。

此外,諸如覃守達《黑衣壯神話研究》(2005年)、劉彥君等《中外戲劇史》(2005年)、駱正《中國京劇二十講》(2004年)與《中國昆曲二十講》(2007年)、云峰《民族文化交融與元散曲研究》(2011年)、范秀娟《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2013年)、平鋒《壯族歌圩的轉型與重構——以廣西田陽敢壯山歌圩為例》(2017年)等,也都在不同領域涉及對中國俗文學某些內(nèi)容的探討。

2.海外稀見戲曲、寶卷文獻等的影印類選題

“珍稀文獻”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注力較多的出版方向,迄今已累計完成300余種4000余冊各類圖書的出版,其中就有數(shù)種較為重要的海外稀見戲曲、寶卷類文獻影印圖書。

例如,由黃仕忠擔綱整理的日藏戲曲文獻,已影印出版以下三種。(1)《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一輯(2006年,18冊)、第二輯(2016年,20冊)。第一輯主要為明刊本和清抄本。半數(shù)屬無別本流傳之孤本,其他亦為最早的傳本及別種抄本。第二輯收錄雜劇8種、傳奇14種、曲學文獻8種,多系明刊本和清抄本以及部分民國刻本,其中不乏海內(nèi)孤本。(2)《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藏稀見中國鈔本曲本匯刊》(2013年,32冊),收錄“雙紅堂文庫”(長澤規(guī)矩也藏書)所藏傳奇、昆曲、高腔、亂彈、皮黃、梆子、影戲、曲譜、鼓詞、子弟書、蓮花落、快書、石派書、岔曲、雜曲等15類鈔本曲冊,以及兩部戲曲繪本,凡172部書852種曲。每種曲均撰寫了解題,注明作者(編者)、抄者、藏書編號、書版高寬、半頁行款、著錄情況、內(nèi)容概要,并對別本留存情況做了詳細考訂。(3)《日本關西大學長澤規(guī)矩也文庫藏稀見中國戲曲俗曲匯刊》(2019年,14冊),編選“雙紅堂文庫”之外、長澤規(guī)矩也留存手邊的雜劇、傳奇、皮黃、高腔、戲曲、子弟書、鼓詞、灘簧等60余種,與“雙紅堂文庫”的長澤藏書宜稱合璧。在戲曲俗曲文獻選題之外,我們還于2013年出版了霍建瑜主編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寶卷匯刊》(7冊)。該批寶卷內(nèi)容十分廣泛,既有中國本土化的佛教故事,也有傳統(tǒng)人物故事傳說以及改編自戲曲及民間傳說等的神話故事,如觀音傳說、梁?;⒚辖揲L城等,為社會史學、俗文學等領域的學者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由黃仕忠教授主持的日本所藏中國戲曲文獻類的選題,還將在我社陸續(xù)出版,屆時日本所藏的珍貴相關文獻將盡數(shù)完成影印,回歸祖國。此外,其他海外地區(qū)所藏中國俗文學類文獻,也將會是我們持續(xù)關注的重要選題方向之一。

3.戲曲俗文學等的點校、釋讀、匯編整理類選題

在上述研究類和資料影印類選題之外,我社還出版了多種戲曲俗文學點校、釋讀、匯編整理類圖書,它們是我社俗文學類圖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2014年出版的黃仕忠主編《明清孤本稀見戲曲匯刊》,分雜劇、傳奇二編對明清孤本稀見戲曲30余種進行標點整理,為學者提供了葉憲祖、朱英等著名劇作家以及部分佚名作者和少數(shù)民族曲家的稀見劇作文獻。其中既包括國人向以為亡佚者,也包括未見于各戲曲書目著錄之作。

另外,2011年出版的張錫祿等主編《中國白族白文文獻釋讀》選錄4種白曲曲本、2種大本曲曲本、1種吹吹腔戲本作為釋讀,采用原文謄錄、國際音標注音、白漢對譯、漢語意譯的形式,精解精注,為白族民族戲曲、民俗等研究提供了一個示范性樣本。2017年出版了立石謙次著《大本曲〈鍘美案〉研究——云南白族白文分析》。

廣西地方戲曲文獻也是我社一直較為關注的出版領域。2011年出版的《詞韻——廣西文場小調(diào)詞集》收錄何紅玉等四十余年來收集整理的廣西文場唱詞,共計51首唱腔的103個段子,基本理清了廣西文場的歷史傳承與演唱形制,為讀者全面了解廣西文場提供了寶貴的資料。2013年出版的蘇韻芬主編《桂林漁鼓傳統(tǒng)曲目、優(yōu)秀作品集》,精選3部長篇、4部中篇桂林漁鼓傳統(tǒng)曲目,以及12部原創(chuàng)優(yōu)秀作品,為豐富廣西曲藝歷史、民間藝術史、音樂史研究提供了積極的幫助。2018年出版的闕真整理注評的《廣西彩調(diào)傳統(tǒng)劇目120種》,以1963年《廣西戲曲傳統(tǒng)劇目匯編(彩調(diào))》為底本,對120種經(jīng)典彩調(diào)劇本重新進行了專業(yè)化整理,既保留了劇本原汁原味的地方風格,又對劇本進行了注釋和簡評,對劇目的內(nèi)容價值和藝術價值做了更多的挖掘。

4.俗文學目錄類選題

版本目錄學著作具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重要學術功能,內(nèi)容多樣的專題性目錄成果,更是選題策劃的重要參考。我社一直注重版本目錄學著作的出版工作,在戲曲俗文學類版本目錄學著作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

例如,2010年出版的黃仕忠教授主持的《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是對當時所知見的散藏在日本公私圖書機構的中國古代戲曲及相關文獻的最全面的著錄,為學者的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極富價值的線索。該書著錄了書名、卷數(shù)、冊數(shù)、書版高寬及框廓尺寸、撰者、評者、刊者、刊印方式、每半葉之行數(shù)及字數(shù)、刻工、牌記等相關信息。對于重要的批注、跋文等,亦擇要選錄。

2012年出版的黃仕忠、李芳、關瑾華著《新編子弟書總目》,編撰歷時多年,在全面訪查子弟書版本的基礎上,參酌以往學者們的著錄,以目驗為據(jù),對諸別本、異本均做比較梳理并加以著錄,是迄今最能全面反映傳統(tǒng)子弟書著錄、收藏、出版等情況的學術成果,極具參考價值。

此外,2013、2015、2018年出版的中山大學圖書館組織的三屆“中文古籍整理與版本目錄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6年出版的《〈廣州大典〉海外珍稀文獻書志》,也收錄了不少有關俗文學版本目錄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5.其他俗文學類選題

在上述諸種選題之外,我們還在常規(guī)的出版形式之外進行了一些有趣的嘗試。

如2004年,由白先勇先生主導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在世界范圍內(nèi)巡演,揭開了復興昆曲藝術的序幕。作為呼應,我們出版了白先勇先生策劃的《姹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一書,書中選錄《牡丹亭》研究文章,并收錄青春版《牡丹亭》劇本、演出圖片,全面展示了白先生重排《牡丹亭》的盛況和文化意義。另外,我們在2009年線裝重排了《全圖三國演義》《全圖水滸全傳》《全圖西游記》《全圖紅樓夢》,在一定范圍內(nèi)受到讀者關注。

二、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俗文學類選題特點

我社在俗文學類圖書選題方面能有所積累并取得一些成績,既與俗文學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新走向繁榮,相關成果需要出版,學術界對俗文學研究資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直接相關,也與海內(nèi)外學術界對學術資料的開放態(tài)度相關。選題是出版的起點,從出版的角度觀察,筆者在梳理我社的俗文學類選題后,以為或有以下幾點值得參考。

1.揚長避短,巧選定位:專注海外珍稀資料

廣西師大社經(jīng)過建社之初的近十年探索,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有計劃地介入古籍文獻類圖書出版領域。鑒于當時各專業(yè)古籍出版社已經(jīng)在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獻的點校、釋讀、白話翻譯等方面做出了較大成績,并形成了市場占有、作者資源積累方面的先行優(yōu)勢,我社作為后起地方大學出版社,避開已相對穩(wěn)固的市場領域,采取差異化的出版思路應該是比較合理的。于是,在經(jīng)過充分研判后,我們將自身在古籍文獻圖書領域的出版方向定位在珍稀文獻類圖書出版上。對此類型圖書,我們以影印出版為主,且首選研究價值大、學者急需而又長期不易得見的珍善本稀見古籍、公私檔案文獻、民間文獻等進行出版。后來的實踐證明,這一選擇是符合我們的基本判斷的,我們也在該出版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具體到俗文學類圖書出版,我社也是遵循了這一基本定位,將發(fā)力點放在海外稀見中國戲曲、寶卷等俗文學文獻的匯編影印方面,并在多年的努力后取得了一些成績,如黃仕忠主持的日本所藏中國戲曲文獻系列、霍建瑜主編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寶卷匯刊》等。

2.重視基礎,后續(xù)發(fā)力:關注版本目錄類著作出版

我們在做圖書出版選題策劃,尤其是古籍文獻類圖書選題策劃過程中,多方面得益于各種版本目錄學著作的幫助,這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們對版本目錄學類著作的出版。我社出版的黃仕忠教授團隊整理的《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新編子弟書總目》、沈津先生主編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志》等,都是基礎性的版本目錄學著作,總的品種數(shù)有近20種之多。

這些版本目錄學著作對我社出版的部分大型珍稀文獻影印類圖書有著不同程度的推進作用。我們或依據(jù)它們剔選影印底本,或迻移相關內(nèi)容作為影印選收圖書的介紹,或在其基礎上擴充內(nèi)容更為豐富的解題。匯編影印的過程也是學者面對大量不同資料時優(yōu)中選優(yōu)的過程,而版本目錄類著作正是在這過程中最充分地發(fā)揮了它的效用。

3.立足廣西,服務西南:關注廣西特色、西南少數(shù)

民族俗文學資料的整理出版我社雖然地處桂林,偏居西南,卻秉承一種文化上的自覺,認為應當更多地承擔起整理出版廣西本土、桂林本地,乃至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及文獻的歷史責任。

例如,我社一直對廣西本土戲曲戲劇如桂林漁鼓、廣西文場、彩調(diào)等投注了大量精力,并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俗文學資料整理方面也著力甚深,除上文中已述及的著作外,也在策劃并推動整理出版《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瀕危文字文獻調(diào)查研究叢書》《壯族師公經(jīng)書影印譯注》等。各卷次中包含大量少數(shù)民族傳說、故事、講唱等涉及俗文學研究范疇的內(nèi)容,部分圖書將在年內(nèi)或稍后陸續(xù)推出。

4.持續(xù)深耕,漸積有成:關注系列選題、精品選題

我社俗文學類圖書出版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即關注系列選題、精品選題。

例如,自2006年出版黃仕忠等編《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一輯以來,我社一直與黃教授團隊保持著順暢的溝通合作,先后累計出版了6種日藏戲曲相關選題,將日藏珍稀戲曲資料采用影印、點校等不同方式加以出版,為俗文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礎性資料。

又如,近十年來,我社深度參與并策劃組織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瀕危文字文獻調(diào)查研究的學術項目,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多次派編輯人員、攝影技術人員與清華大學中國西南地區(qū)瀕危文化研究中心的調(diào)查組一道,深入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行田野調(diào)查,收集拍攝瀕危文獻。

正是這種持續(xù)深耕的堅持,注重精品出版的意識,使得廣西師大社的俗文學類圖書選題能夠收獲學術界、出版界較多的關注和鼓勵,多次入選各種獎項和各層次出版規(guī)劃。如《中國寶卷研究》曾榮獲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寶卷文獻匯刊》《日本東京大學雙紅堂文庫藏鈔本曲本匯刊》《日本關西大學長澤規(guī)矩也文庫藏稀見中國戲曲俗曲匯刊》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匯刊》(第二輯,20冊)、《明清孤本稀見戲曲匯刊》分獲2016年度、2014年度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二等獎,《中國白族白文文獻釋讀》獲2013年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等等。這些榮譽和鼓勵,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這一選題領域繼續(xù)努力下去的信心。

三、結語

中國俗文學學會原會長陳平原曾從文學史、思想史、學術史三個角度說明20世紀中國文化進程與俗文學的緊密關系:從文學史方面看,俗文學的興衰對新文學的發(fā)展影響重大;從思想史方面看,俗文學的崛起與20世紀中國政治、思想變遷密切相關,因而具有深厚的思想史價值;從學術史方面看,俗文學在立場、眼光、方法以及資料價值上,對整個現(xiàn)代中國學術具有重要貢獻。而隨著研究方向從傳統(tǒng)政治史向社會史、文化史、生活史、心態(tài)史的轉移,俗文學已經(jīng)成為史學及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料庫。

中國俗文學產(chǎn)生于民間、流行于民間,其內(nèi)容反映并牽涉?zhèn)鹘y(tǒng)社會普通民眾文化、生活、心態(tài)等諸多方面,廣大學者在俗文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相應成果及資料整理匯編成果的出版,對于當下深入理解和研究傳統(tǒng)社會實際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長期關注這一出版方向,在俗文學研究成果及學術資料的出版方面持續(xù)發(fā)力,出版了一大批優(yōu)質(zhì)圖書品種。我們也相信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當下,這一領域的出版成果還會接續(xù)涌現(xiàn),取得更大的成績。


本文來源:《出版廣角》:http://xwlcp.cn/w/zw/7342.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