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觀眾的收視需求淺析——新聞論文
一、觀眾的心理需求
觀眾的共性心理表現(xiàn)為:
(一)求新心理
和報紙新聞讀者相比,電視新聞觀眾的求新愿望更強烈,對電視新聞節(jié)目時新性的要求更高。特別是重大事件、突發(fā)性事件發(fā)生后,電視新聞報道是普通觀眾第一時間獲取柑關新聞資訊的首選媒體。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突發(fā)里氏8.0級火地震。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15:00播發(fā)了滾動字幕新聞,15:10播出電話連線,15:20中斷正常節(jié)日,率先推出現(xiàn)場直播《關注汶川地震》,滿足了觀眾的需要。
(二)求同心理
觀眾總是希望從新聞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或者是發(fā)現(xiàn)和自己相關的內容,這足其求川心刪的反映。民生新聞尤其容易被普通市民所喜愛,原因之一是普通市民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處境,在求同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得到了心理的滿足。
(三)求知心理
無論是兒童還老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希望從電視中獲得新的知識,尤其是鄢些能夠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之間或者不用費太多的精力就能夠獲得的知識。在資訊社會.不僅是成人,即便是兒童都會為“這事你怎么還不知道?”而感到恐慌。中央電視臺的《小崔說事》欄目曾經說過《怎樣選牛奶,怎樣喝牛奶》的話題,節(jié)目中訪問了廣州市奶業(yè)協(xié)會理事長王丁棉,讓他來教觀眾喝牛奶,節(jié)目播出后獲得了良好的收視和評價,原因在于不少觀眾和節(jié)目中發(fā)現(xiàn)自己喝了許多年牛奶卻至今不會喝牛奶。其內容滿足了觀眾的求知心理。
(四)求伴心理
觀察一些家庭的電視節(jié)目收視現(xiàn)狀則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時候大家在科學地晚餐,或者是在聊天,甚至是在睡覺,總之根本沒有誰在專心地看電視,但是電視機卻必須開著。我們把這種收視情形稱作餐飲式收視,或者叫無意義收視。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表明電視觀眾對電視節(jié)目的情感陪伴功能的需求正在增大。一些電視媒體開發(fā)“第二黃金時段”獲得成功,一些晚間軟新聞受到好評,這和觀眾求伴心理得到了滿足可能有直接關系。
為了滿足觀眾不同的心理需求,在編制一條電視新聞前一定要清楚這條電視新聞是給哪些人看的,觀眾通常是在什么時間看,觀眾看這條新聞的時候更樂意接收哪種符號,怎樣才能讓大多數(shù)收看新聞的觀眾真的能看懂。在此基礎上,再本著照顧多數(shù)觀眾接受能力的原則設計節(jié)目、取舍內容和確定表達的方式方法。
二、觀眾的資訊需求
一些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天氣預報節(jié)目能夠穩(wěn)居觀眾喜歡收看的節(jié)目前列,表明獲得新聞資訊是電視觀眾的第一需求。觀眾最希望通過電視節(jié)目獲得的主要是那些能夠給他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咨詢服務,能夠為他們的安全提供指引的資訊。主要包括:
(一)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資訊
主要是關于交通出行的資訊、氣象環(huán)境信息、旅游資訊、物價變動情況、證券交易情況的報道以及關于文藝和體育活動的資訊,等等。
(二)與自身安全密切相關的資訊
包括流行性疾病的資訊、自然災害的動態(tài)消息、交通安全惡性事故報道、食品安全方面新發(fā)現(xiàn)的隱患、關于本地社會治安情況的最新信息、政府對違法犯罪現(xiàn)象采取的措施、其他危害安全的突發(fā)性故障、事件等等。
(三)與自身和家族的成功密切相關的資訊
例如關于各級升學、留學的資訊,關于公務員招考、任用的資訊,關于各類評選表彰的信息,以及有關違規(guī)、違章的處罰措施等。
(四)重大事件、重大活動的資訊
例如世界杯足球賽的賽事安排報道,廣州亞運會的賽場秩序報道等。
因此,減少和改進會議報道,增加新聞節(jié)目中對觀眾有用的信息,應該是電視新聞報道的選題原則。只有在傳播有效和有用信息的基礎上。電視新聞節(jié)目所追求的“第一時間”和“第一現(xiàn)場”才有實際意義。
三、觀眾的話語表達需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日益臨近,當代電視觀眾對于新近發(fā)生的各類重大新聞,一方面要求第一時間獲取有關信息,另一方面希望媒體能夠成為自己發(fā)表意見、展示主張的窗口和平臺。電視觀眾所希望的“交流”是與廣大觀眾之間的交流,“參與”是指讓觀眾參與到傳播活動中來。最理想的是直接交流和參與——傳受雙方處在同一時空、同一過程之中,互相間的感知、應對都是即時的、平等的。
電視和報紙、雜志之所以被稱為大眾傳播媒體,就是因為它們本質上都是“一對眾”的傳播,與人與人之間的“一對一”傳播有很大的區(qū)別?!耙粚Ρ姟钡膫鞑ィ鲃訖嗾莆赵趥鞑フ叨皇怯^眾手里,觀眾通常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斑@個‘樂園’里只有問、沒有答,只有熒光屏上的人說話,沒有觀眾的反應。因此,電視并沒有百分之百恢復人的面對面的傳的經驗?!币话闱闆r下,觀眾只能選擇接收不接收,而不能決定接收什么;傳播旨則按照自己的判斷處理傳播內容和形式,由于沒有即時的反饋,也不可能在傳播過程中隨時作必要的調整或改善。正是由于意識到這種缺陷,所以電視界呼吁要擴大觀眾參與向,多設身處地為觀眾著想,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觀眾享受到交流和參與的權利。
我國不少電視媒體已經展開了一些“互動”實踐:在欄目中開辟互動內容,讓觀眾自己“做”節(jié)目,就是對“互動”的生動闡釋。鳳凰衛(wèi)視曾經有一檔節(jié)目,叫做《媒體犬拂盤》。串編各地新聞。其中有一‘個小板塊叫做“我來評新聞”,就是每天請一位異地的觀眾做評論員,通過電話對當天的一則新聞進行評點。曾經有一期節(jié)目,先是報了一條內象古交警為解決堵車問題當街下跪的新聞,接著就請廈門的一個中學生來評論。中學生明確表示。交警的做法不是最好的辦法,還應該從管理上尋找解決途徑。雖然中學生的“高見“未免稚嫩,甚至還帶有許多個人色彩,但他有板有眼的“點評”,卻使整個節(jié)目都變得生動起來。
電視新聞可以通過以下渠道實現(xiàn)與觀眾的間接交流和參與:
(1)選擇觀眾最關心的、最有興趣的話題加以報道,滿足觀眾邊看電視邊向周圍的人發(fā)表自身見解的需要。
(2)努力辦好新聞評論節(jié)目,滿足觀眾尋求知音、和專家學者的觀點形成共鳴的需要。
(3)辦好訪談類節(jié)目。在訪談中主持人站在觀眾的立場上而不是主持人或媒體的立場上與被訪人交談,以增強觀眾的參與感。
(4)主持人代表觀眾與嘉賓交談。主持人代表觀眾與應邀嘉賓交談交流,能收到“對眾”的傳播效果。
(5)開通微博,并設置現(xiàn)場熱線電話,邀請觀眾參加與媒體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讓觀眾通過媒體平臺來滿足自身的話語表達需求。
(6)邀請觀眾參與節(jié)目策劃及制作。
四、觀眾的消閑需求
娛樂是人的天性,電視新聞中適當?shù)卦黾訆蕵吩厥请娨曈^眾的期盼。大眾文化的繁榮帶來了世俗文化心理的覺醒,在新聞中添加些娛樂性,如果處理得當更能貼近人的本能需要,進而為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繁榮拓展新的空間。一些媒體就如何增強新聞的娛樂性做了積極探索,并從收視效果方面對觀眾的娛樂需求作了梳理。
為了讓觀眾以休閑的心態(tài)去看電視,電視人可以在以上各方面加以努力。電視不儀是大眾藝術,而且是平民藝術。電視新聞提倡以平民化的價值取向和平視生活的視角米觀察和思考問題,用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通俗化、大眾化、口語化的語言來表達新聞的內容。脫離生活,一味強調學術品位,拔高求深,那就可能“曲高和寡”,但是在強調貼近實際熱點問題、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貼近觀眾的時候,要切記不瑣碎、不表象、不低俗.在強調深人生活的時候,還要能夠超越生活、超越觀眾,和生活之問還應該保留適度的距離,以便對其加以審視和批判。如果一味追求平民化,導致了庸俗化,則又走向了反而。平俗而不平庸是電視新聞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張志紅.對電視民生新聞的反思[J].新聞知識,2006,(8):69.
2.孫利軍.西方新聞自由語境中的新聞專業(yè)主義[J].2007,(2):8.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