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文學論文 > 正文

《2001:太空漫游》與《流浪地球》比較研究——電影文學

作者:宋歌來源:《記者搖籃》日期:2019-08-15人氣:2759

《2001:太空漫游》被譽為“現(xiàn)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由其開創(chuàng)的前投影視覺特效技術和斬獲的各項視覺獎項可見一斑。2019年上映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被《紐約時報》評為“中國電影新時代的開端”。兩部科幻電影類型相同,但創(chuàng)作完成于不同的技術背景下,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所以在主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呈現(xiàn)出不同。

一、主題方面

二者都屬于硬科幻范疇。《2001:太空漫游》(以下簡稱《2001》)以科技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流浪地球》則用科學猜想來設置情節(jié)?!?001》對未來科技的預見性實在令人贊嘆,且不說影片中電子屏幕大量使用、微重力等細節(jié),單論登上月球這一大膽設想就非常了不起——要知道,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該片上映后才成功的。《流浪地球》同樣幻想未來,在逃離太陽系的大格局下,以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即將進入洛希極限解體分散為矛盾。

《2001》以黑石與生物進化的關系為線索,講述了猿人和黑石、人類和黑石的故事。《2001》顯然能為其他科幻電影的創(chuàng)作提供經驗?!?001》對科學發(fā)展的準確猜想令人驚異,庫布里克在片中影片給觀眾留下了足夠的思考空間。大段的古典音樂和靜默,不受對白支撐,層次分明,亦提出了走在時代前沿的觀點和猜想,帶有厚重的哲學色彩。《2001》以人類文明旁觀者的角度發(fā)表對生命演進的猜測,也為之后的科幻影片立下了太空中的人類文明的范例。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構筑了一個太陽老化的世界。人類計劃逃離太陽系,并在地表建立了萬座行星發(fā)動機,這項預計耗時2500年的計劃稱為“流浪地球”?!读骼说厍颉凡捎玫氖钦热祟愡@一主題,但與國外相同題材的電影不同的是,它并未突出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彰顯了集體力量和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影片以CN171-11救援隊為視角展開敘述,從向杭州運輸火石到把火石運往蘇拉維西三號發(fā)動機,最后點燃木星挽救地球命運。在電影中不僅包括硬核科幻的大膽想象,也有中國式的人文關懷。

《流浪地球》讓人驚艷的一點是帶著地球流浪,尋找新家園的設定,從此處就與好萊塢大片劃開一條界限,是家國情懷而非個人主義,對土地的眷戀而非登上鋼鐵巨獸。正如導演郭帆打趣“我們在美國找到了中國科幻的內核”??梢哉f,《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一座里程碑。

二、場景方面

《2001》的場景無不彰顯著硬科幻的魅力。電影開長達三頭分鐘的黑暗為觀眾更好地沉浸在這一感官盛宴中提供了條件:長時間的黑暗環(huán)境使人對外界亮度變化的反應變得敏銳——這使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觀眾們“仿佛置身于太空之中”的感受越發(fā)強烈。

人類的祖先猿人在水坑旁小心翼翼地觸摸靜默佇立著的黑石,文明的曙光乍現(xiàn),猿人舉起了手中的骨頭,敲下了代表著進化的第一個音符。接下來是一組極典型的蒙太奇鏡頭,高高拋到空中的骨頭變?yōu)楹叫性谔罩械挠钪骘w船,于是文明自然而然地過渡了。當人類在月球發(fā)現(xiàn)了突然出現(xiàn)的神秘黑石,他們的動作與猿人并無差別:對未知的謹慎、驚詫和好奇。

電影的主要劇情都是在昏仄宇宙中向木星進發(fā)的”發(fā)現(xiàn)者號”上發(fā)生的,斯坦利·庫布里克也在這艘飛船上提出了對高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的反思。“哈爾9000”是該電影設定中最先進的人工智能,“從未出錯”是它反復被夸耀的優(yōu)點。但飛行員大衛(wèi)·鮑曼和弗朗西斯·普爾發(fā)現(xiàn)哈爾9000出錯,他們躲進太空艙私下計劃關閉哈爾;卻未料到哈爾會讀唇語,知道了自己即將被關閉。于是一場謀殺開始了:哈爾撞斷了普爾的氧氣管使其喪命太空,又關閉電腦讓處于休眠中的三位科學家休克死亡,拒絕給出艙營救的鮑曼打開艙門,但最后仍被鮑曼關閉——“謀殺計劃”也結束了。此時飛船也進入木星,黑石第三次出現(xiàn),帶領鮑曼穿過星門,來到一個房間內。迅速老去直至瀕死的鮑曼伸手觸碰立在房間里的黑石,他變成了“星孩”。

《流浪地球》沒有用特效對人們的視覺進行轟炸,而是展示出巨大的行星發(fā)動機、零下八十九度的家園和地木交匯等等宏觀場景,清晰地勾勒出影片背景。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展示了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創(chuàng)新、全世界人類命運的休戚與共。作品除了展示這些宏大、高冷的場景以外,地下城里的煙火氣也給觀眾帶來一絲安慰。影片在不同場景還注意運用不同的拍攝手法,例如給行星發(fā)動機頂攝鏡頭,表現(xiàn)太空的浩瀚神秘,人類所及極其有限;運用仰拍鏡頭時,又可以表現(xiàn)人類文明的力量。另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2019年的《流浪地球》運用了一些元素向半個世紀前的《2001》致敬。比如空間站致敬了《2001》中的太空艙;且Moss的外觀、故事、性格等都與《2001》中的哈爾有些相似?!?001》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是新奇的,它描繪的人在太空中的場景十分真實,在艙內漂浮的物件和緩慢行進的腳步,微重力的環(huán)境都給那時的觀眾帶來沖擊。

三、人物形象方面

《2001》從始至終都在營造著孤寂的氛圍,暗示著在科技發(fā)達、生活智能的未來,人際關系將會走向疏離,人類生活也將走向孤獨。人物形象較為單薄。鮑曼和普爾除去商討哈爾的錯誤及對策外沒有多余的交流、鮑曼拋棄普爾的尸體進入太空艙,可見人物的冷漠。庫布里克給這部影片抹上了淡漠色彩,這都是從其對人類未來的猜想而得出的推測:科技發(fā)展對人類造成的無聲毀滅。庫布里克在這部影片中突出了人性的冷漠,比如鮑曼接受父母生日祝福時的冷漠表情。導演沒有花費大篇幅來煽情、討論人與工具和人與宗教。因此有觀者抱怨其”散文化的敘事”,故事性平平。

如果說《2001》展現(xiàn)了人類的疏遠,《流浪地球》中的人物可體現(xiàn)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读骼说厍颉返墓适滦院軓?,中華色彩豐裕。“北京第三區(qū)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春節(jié)十二響”,都帶有濃厚的中國生活氣息。

《流浪地球》中的人物塑造較為飽滿,例如叛逆離家的少年劉啟。劉啟離開地下城的主要原因是不愿見到自己的父親劉培強,因為從劉啟的角度看,劉培強欺騙了他、亦是”殺死“他母親的”兇手“。這個少年形象塑造的比較典型,像是反復強調”天才“和自己的優(yōu)勢、不斷地否定成年人、強盛的個人主義——總而言之,與ACG用語中的“中二病”描述的性格特征略有相似,處在心理上由青少年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若是經歷過這一階段的觀者也會有一定的共通感。劉啟又始終是一個承擔責任的兄長形象,他對妹妹韓朵朵一直多加照料,像在電影開頭,電梯中面對吹入電梯的風雪時,他緊緊拉住韓朵朵;在車上先幫助韓朵朵戴上頭盔再給自己戴上;最后義無反顧地選擇墜落,抓住墜落中的韓朵朵的手去保護她……諸如此類的各種細節(jié)都展現(xiàn)劉啟雖然性格稚嫩,但努力成為一名“保護者”。

劉培強是一位感性和理性兼?zhèn)涞慕巧?。一個優(yōu)秀的中國宇航員、一個任職期滿即將卸任回家的工作者。作為一個父親,他是理性的,亦有自己的私心:放棄重病無治的妻子是理性,在行星發(fā)動機熄滅后緊急聯(lián)系王磊、要求其將老人孩子放回地下城是感性。導演在拍攝時也用中近景鏡頭和特寫鏡頭來展現(xiàn)其細微的性格和心理變化。他將伏特加砸在閃著火花上的Moss,火光竄起,被點燃的紙張在微重力的指揮艙里向上漂浮,而劉培強坐回原位,操縱空間站向地球與木星之間飛去,他眼角的淚也因失重環(huán)境向一旁晃晃悠悠地飄離。此刻,劉培強的角色愈臻豐滿。并且他和王磊等中國軍人角色一樣,都體現(xiàn)了鑄劍為犁、仗劍為民的使命擔當和執(zhí)著信念。他們是軍人,也是千萬家庭中的父親和丈夫,對他們而言,犧牲自己和空間站去換地球上其他普通人的性命,是值得的。

《流浪地球》對中國科幻電影而言意義頗豐,但仍有可以改進之處。例如頗受爭議的科學設定,不少人指出技術設定上有瑕疵,如零下八十九度中的大雪紛飛、木星引力波動和點燃木星,還有一些常識性的物理知識錯誤。電影的特效激動人心,可除去特效,導演、編劇和觀眾也需注意到其它方面,恢弘場面和磅礴氣勢不足以支撐起一部電影,緊湊劇情、連貫邏輯、科學設置乃至感性與理性的交織難道就不是一部科幻電影佳作需要的嗎?為了淚點笑點而犧牲一定的邏輯似乎無可厚非,但誰不認為如果有強硬理論支撐、這部電影會更加優(yōu)秀呢?邏輯和科學設定是今后科幻電影需要繼續(xù)努力的方向。

在好萊塢科幻大片占據市場主流的情況下,中國科幻電影若想獨占鰲頭,就必須對自身弱點加以改造、打造中國特色,在國際市場上唱出中國聲音。中國科幻電影要以科學技術作為有力支撐,提高科學素養(yǎng),講好中國科幻故事。“中國科幻電影需要在折射和講述新時代中國經驗和中國故事上有所作為。”從中華民族精神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的根基,創(chuàng)造出符合本土觀眾口味的科幻電影。


本文來源:《記者搖籃》:http://xwlcp.cn/w/xf/22732.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