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課程的設置不應忽視英美文學的教學

作者:中州期刊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1-24人氣:1110

摘要: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職院校也是在育人,并非單純在“制器”。而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由于種種原因, 忽視英美文學的教學, 致使學生缺失人文教育, 令人十分擔憂,此種情況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對英語專業(yè)而言, 在課程設置上我們不應該一味突出強調單純的技能訓練,應對于培養(yǎng)學生人文修養(yǎng),人文精神的英美文學課程應給予重視。因為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課程,對于培養(yǎng)基礎扎實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起著重大的作用。對高職院校的英美文學的教學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人文教育;現(xiàn)狀問題;英美文學;作用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職院校也是在育人,并非單純在“制器”。而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由于種種原因, 忽視英美文學的教學, 致使學生缺失人文教育, 令人十分擔憂,此種情況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對英語專業(yè)而言, 在課程設置上我們不應該一味突出強調單純的技能訓練,應對于培養(yǎng)學生人文修養(yǎng),人文精神的英美文學課程應給予重視。因為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課程,對于培養(yǎng)基礎扎實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起著重大的作用。對高職院校的英美文學的教學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在上海舉行的某翻譯資格考試中,一位考生將“富貴不能淫”翻譯成英文后的答案是“富貴但不能性感”,還有將地鐵的“出口”exit翻譯成貿易上使用的出口export,這讓眾多評委啼笑皆非。這樣的尷尬在中國英語學習者中并不鮮見。當今社會對人才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招聘一位項目銷售員也要求“熟練掌握英、中文,優(yōu)秀的電話溝通與談判技巧,出色的市場調查分析能力及因特網(wǎng)技術”……。在基本英語水平上,專業(yè)英語畢業(yè)生與非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差距正在逐步減小,在聽說讀寫方面,一些優(yōu)秀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大多數(shù)英語專業(yè)學生。而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在英語學習中還是在目前非常嚴峻就業(yè)形勢下,與一些重點大學,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相比,更加處于不容樂觀的地位。用“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更愁人”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問題的背后凸顯出了高職高專英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理念方案中的弊端和缺憾。

高職高專院校外語專業(yè)課程設置與大綱制定, 通常以教育部為本科院校制定的大綱為基礎。目前, 各院校為適應市場需求, 改變培養(yǎng)模式, 因為根據(jù)所謂的高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的陳述,“從根本上講外語是一種技能, 一種載體; 只有當外語與某一被載體相結合, 才能形成專業(yè)”[1]36-37

這樣做本來也無可非議,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整體水平自然無法和本科院校,重點大學相攀比。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水平比一般的本科院校的學生就低一大截。上世紀90年代, 教育部提出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的英語專業(yè)人才的目標。于是“經(jīng)貿英語”、“旅游英語”、“科技英語”、“法律英語”紛紛誕生,似乎只有這樣,教育才面向市場,與社會的需求接軌。于是英語專業(yè)單純變?yōu)榱寺?,說,讀,寫的技能訓練。以“實際、實用、實踐、實訓、實效”為特征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被許多高職院校采用,強化實踐、突出實訓、注重實效及“教化、示范、養(yǎng)成”成為許多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教育理念和四處宣傳的口號。但是實踐證明了,這樣以功利性為目標而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業(yè)出路非常狹窄,基礎薄弱。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中,還是在畢業(yè)后工作中的表現(xiàn),都問題多多。一旦工作出現(xiàn)變動,就不知道自己會干什么了。有些初進入工作崗位者,連正確蓋印章的方式都不懂,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不能令人滿意。

本文開頭所談到的翻譯考試中鬧出的笑話,就是一例,體現(xiàn)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 精神營養(yǎng)失衡的狀況, 而這已經(jīng)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畢業(yè)后工作中的表現(xiàn)。為此許多專家學者在各種場合也大聲疾呼,要重視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人文教育。

二、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職院校也是在育人,并非單純在“制器”。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在中學階段學習基礎差,課外閱讀量少,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對于所學習的課程大多似懂非懂,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等都差強人意。書寫字跡混亂,辭不達意。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入學的分數(shù)非常低,進入高職院校也是迫不得已情況下的選擇。而選擇英語專業(yè),則是因為抱著能在畢業(yè)后容易找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豈不知,學習一門語言比起學習其他的專業(yè)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因為其高職教育目標的特殊定位,學生來源的特殊性,在英語人才培養(yǎng)中,突出強調實用性,實踐性,本來也無可厚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職院校并非單純在“制器”,也是在育人。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殘缺的、無靈魂的教育。大學的主旋律是育人,而不是“制器”。人是活生生的人,是有靈魂,有思想,有精神世界的。而器則是物,是死的,沒有思想感情的。即使是高檔的機器人,也不可能跨越過人所賦予可能界限這一雷池。為高等教育是培育人的教育,是直接賦予人的思想,感情,靈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人是世界間第一個可寶貴的因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沒有過時。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如此突飛猛進物欲橫飛的今天,傳統(tǒng)的價值觀正遭遇到顛覆性的沖擊,諸多迷惘和困惑擺在社會和個人面前,我們更應該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培養(yǎng),對人的心靈更加真摯關懷。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要明白,高職院校至始至終也是在育人,并非是機器加工廠。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朱剛教授認為,英語專業(yè)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淺薄現(xiàn)象。英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現(xiàn)在都放在了強調技能訓練方面,而強調技能訓練的后果之一,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校期間思維能力退化。甚至可以說,與其他學科相比,他們四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停止了思考,知識結構沒有得到有效的優(yōu)化。時下的精讀泛讀把閱讀切成一片片孤立的語言材料,在機械模仿中兼顧思維訓練只是一廂情愿的說法,并沒有也很難取得實質性效果。英語學生對中國思想傳統(tǒng)和西方思想傳統(tǒng)的基本了解,恐怕遠不及對托福和GRE的了解,思想的深刻性和對語言的敏感度恐怕遠不及基本語法的正確性和口語表述的流利性。全國性英語專業(yè)演講比賽中,語言的優(yōu)美和外表的展示越來越難以掩飾演講內容的單調與貧乏,英語專業(yè)更是難以招架走出國門的英語演講辯論賽。

而英語專業(yè)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培養(yǎng)則是需要通過一些課程例如英美文學等課程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而目前在許多高職高專院校,文學課程基本已經(jīng)絕跡,一些領導和老師認為學習英美沒有用處,見不到實際的收效,不能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利益。一些領導和老師認為英美文學這種課程是“陽春白雪”,對于學生的工作實踐沒有實用價值,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需要文學,文學太高雅,是遠離實際生活的。

而學生因為沒有人引導,缺乏自我學習意識,也不會主動去閱讀文學作品。

筆者收集整理了一下某一個省內一些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開設課程的名單,發(fā)現(xiàn)全都是清一色的單純技能訓練的課程,例如英語精讀、英語泛讀、英語語音、英語聽力、英語語法、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視聽說、、現(xiàn)代漢語、英漢/漢英翻譯基礎理論、小學英語教材教法、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教育實習等。英美文學等課程則蹤跡難覓。正因為此種錯誤理念,所以文學課被取消。正因為此,所以也不難理解用人單位對一些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的不滿,以及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找工作為什么會越來越困難。

眾所周知,英美文學因其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提升人生的境界,在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文學作品就是在和一個個偉大的作家在交流,談話,感知他們的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體味他們所處時代和眼中的悲歡離合,愛恨情愁。學習一門語言,也是在學習文化。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語幾年,不知道彌爾頓是誰,不知道莎士比亞倒底寫了哪些作品,從沒有聽說過哈代和《苔絲》,不知道“Good Friday”是什么意思,對西方宗教幾乎沒有任何了解,真是難以想象學習出來的英語到底是什么水平,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xiàn)是什么水平。

 面對以上種種現(xiàn)象,作為每一個教育者,我們必須要進行思考,英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應如何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之上,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使之真正成為素質高的合格人才,培養(yǎng)出智慧的人而不是失去了思想的機器。

對于英語教育者來說,重視英美文學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多親近文學,走近文學,閱讀文學經(jīng)典名著,將會從很多方面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的心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好的適應各種不同類型工作的挑戰(zhàn)!大學的英文專業(yè)教育則應該是另一個天地,欲進來的人不能把它僅僅視作獲取工具的手段,里面的教師更不能把英語系辦成銷售“利器”店鋪。否則,我們所進入的就不能算作大學的英語系,而是某種培訓班,就像電腦班和駕校,能教給我們時代青年必備的一兩種職業(yè)技能。高職院校即使無論怎樣強調其培養(yǎng)人才的實用性,也不應該減少對于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和支持。否則,即使在一些看來很“實用”的課程,例如翻譯課上,學生遇到這樣的句子:Chaucer is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不知道Chaucer應該翻譯為“喬叟”,不知道“Good Friday”是“安息日”,就不足為奇了。

從歷史來看,文學從來是文化溝通和文化對話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因為文學是研究人的,研究人和人的關系的,研究人的靈魂。文學是可以溝通人的靈魂的,它是溝通不同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只要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共同的生命形式,如人和人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命運的關系等等。這樣的生命形式對于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一樣,只是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價值觀不同。通過學習文學,談論人的關系,談論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寬容。通過文學學習,在這個被權利和金錢的欲望所蒙蔽的世界,擴展人們的精神世界,使其變得豐富和美麗。

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針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筆者提出一些策略:

一是修改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健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將英美文學設置為必須課。教務處和系部主管教學的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忽視英美文學的教學的危害性,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將會對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造成的消極影響,認識到忽視文學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精神世界的塑造所造成的影響。在課程設置中,應該設置英美文學,給予文學課程應有的地位并且確保其課時量,將英美文學開設成必修課。而不是隨意按照喜好,動輒刪除。

二優(yōu)化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更多的英語教師認識到文學課程的重要性。鼓勵教師熱愛文學,親近文學,研究文學,樂于承擔起文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文學課程由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中國老師來擔任為好。而某些院校,則是由外籍教師擔任文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根據(jù)調查,外籍教師上課,一沒有課本,二沒有講義,信口開河,不成體系,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課下不主動去圖書館閱讀,文學課變成了聽力課,學生充其量只是鍛煉了一下聽力,外教和學生缺少課外信息交流。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由于教學雙方的文化知識背景差異太大,知識儲存不在同一層次,學生沒有最基本的文學修改,沒有基本的文化儲備,結果外教感興趣的知識點在很多學生聽來,很茫然,不知所云。結果上了半年的文學課,竟然還不知道彌爾頓,海明威,連莎士比亞寫的最著名的四大悲劇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去體味莎翁十四行詩的精髓。

三挑選合適的教材,合適的作家,編寫合適的講義。目前市場上已有的一些教材,大都是面向本科院校的學生,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底子比較薄弱,閱讀某些教材或是自學有一定的難度,高職院校的英美文學課程應該由任課教師編寫一些適合高職學生的講義,可以挑選出一些英國和美國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代表性的作品。采用老師講,學生講,學生小組討論的等多種形式,提高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可在課外時間給學生放映一些名著改編的電影,例如《傲慢與偏見》《哈姆雷特》《簡愛》等,舉辦一些有關英美文學的知識講座,或是與英美文學相關的基礎知識競賽活動。

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任課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水平,給學生開設一個應讀作家作品名單。例如莎士比亞的最有代表性的幾首十四行詩,笛福的《魯賓遜飄流記》,海明威的幾部小說,羅伯特.佛羅斯特的詩歌,以及圣經(jīng)中的一些精彩故事。這樣選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作品所運用的語言都淺顯,近乎口語般的語言,學生容易理解,不會因為困難而望而卻步。可以學生寫讀書筆記,開展讀書討論會,在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閱讀理解能力不同,所得到的心得體會也必定不同。寫成讀書筆記,鍛煉了英文寫作能力,小組交流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實踐證明了,只要大膽探索,方法科學,勇于改革,在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開設英美文學課,領導和教學老師認識充分,正確引導,方法到位,學生必定熱愛文學,走近文學。他們既訓練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了解了外國文學與文化,又開拓了寬廣視野,提高溝通能力,學生人文素質,人文精神得以提高升華。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人文精神的缺失也造成創(chuàng)新精神變成了空中樓閣,沒有基礎。而實踐能力短期內可能有所提高,但缺乏后勁,難以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啤盁o用”的英美文學課課程,對于培養(yǎng)基礎扎實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起著重大的作用?!扒Ю镓擉艖械馈?,畢竟我們需要的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而不是新一代“藍領”。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2朱剛. 外語教學改革出路筆談(十二篇) [J]. 中國大學教學, 2007,(4):76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