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學視域下“花木蘭”的對外傳播策略
一、中國古典文學樂府《木蘭詩》
木蘭詩也稱木蘭辭,以詩歌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女孩名木蘭,看到父親的名字出現(xiàn)在多卷征兵文書上,而父親膝下也沒有成人的兒子,因此木蘭愿意買下馬鞍和馬替父從軍。
從上述《木蘭詩》中可以看出,木蘭為了父親愿意替父從軍,但一個換一個角度出發(fā)我們來看《木蘭詩》中的弱女子是如何會有替父從軍的想法的呢?自古以來男耕女織,女人多以針線繡花為主,在男子掌握家中大權(quán)的時代,女子只是做到“三從四德”甚至可以說活動范圍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三從四德”便是每一個女子應做到的規(guī)矩,不能越了規(guī)矩。女子可以不用精通四叔五經(jīng),但一定要做到“三從四德”。正所謂《女戒》里的一句話“婦德不必才明決異”也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那在這些種種規(guī)矩下木蘭是如何會有替父從軍的想法呢?這個問題直到現(xiàn)在爭議也很大,但我認為木蘭肯替父從軍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雖然自古以來女子恪守很多規(guī)矩,但是“孝”是人們一直要遵守的最基本的品格。在中華十德中孝排在第一位,這足以說明孝的重要性。女兒看到自己年邁的父親的名字出現(xiàn)在多卷征兵文書上,身為女兒應要體恤父母,自己家中也沒有成人的兄弟,木蘭應擔起這份責任。如果木蘭僅僅恪守婦道,讓年邁的父親去久經(jīng)沙場這便是沒有做到孝道,一個人如果沒有做好孝道而是恪守婦道,那又有何用?
因為有花木蘭這樣的女中豪杰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人在社會上越來越重要,女人也不再是在家相夫教子,生兒育女。而是女人現(xiàn)在開始都會有自己的工作,“女強人”也越來越多。
二、中國故事《花木蘭》走出去
(一)花木蘭在國外的影響力
迪士尼的《花木蘭》播出以后,人們不禁贊嘆中國女人的聰明才智也為木蘭這種替父從軍的女孩感到敬佩,他們不敢想象說一個女人可以在戰(zhàn)場中存活下來并且取得勝利。木蘭可以十二年征戰(zhàn)沙場這不僅僅是運氣,而是木蘭從小苦練武術(shù)這才是她無論在體力還是矯健都和男人差不多。外國人看完花木蘭都為中國功夫感到驚訝。不禁贊嘆中國功夫到底是何等功夫如此厲害。再加上近幾年一直流行的“漢字熱”使很多外國人在了解中國漢字的同時也在慢慢了解中國功夫。在抖音,快手,嗶哩嗶哩這種當下比較流行的視頻軟件中很多外國人都會發(fā)出學習中國漢字,中國功夫的視頻,也會有很多外國人專門來到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并且通過現(xiàn)當下流行的短視頻軟件來記錄自己。中國網(wǎng)友看到了也會將其點贊,轉(zhuǎn)發(fā)這樣下來中國文化不僅僅傳播到了國外,在點贊評論的同時也可以增進與國外友人的交流。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也在國際中的地位慢慢變強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二)迪士尼翻拍真人版《花木蘭》
在2014年迪士尼卡通版《花木蘭》播出以后在2018年迪士尼有對外放出消息要開拍真人版《花木蘭》,不一樣的是這次迪士尼選擇用中國演員并且讓中國女演員劉亦菲擔任電影主人公木蘭,還特意邀請了李連杰,功利,甄子丹來出演本次電影并且定檔在2020年7月上映。在眾多故事中花木蘭是以什么樣的優(yōu)勢使在二十世紀的今天還能再一次登上世界舞臺?花木蘭起初就是一首詩后來被世人改成故事再后來改編成電影?!斑筮髲瓦筮螅咎m當戶織”這熟悉的詩詞為什么可以在今天站在世界的舞臺。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木蘭詩》是一篇敘事詩,它講述了木蘭替父從軍,雖然以詩歌的手法寫出,但仔細解讀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寫的像故事一樣,并且有民詩的元素在里面讀者不僅通俗易懂還方便記憶。在二十世紀的今天《木蘭詩》依舊出現(xiàn)在學生課本上成為了每一位學生必背的詩。國人從小開始接觸到《木蘭詩》因此對木蘭并不陌生,《木蘭詩》再次站上世界舞臺也就是因為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流傳了千年的詩家喻戶曉的木蘭故事對花木蘭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迪士尼早在2014年就上映了動畫版《花木蘭》,迪士尼又是一個“老字號”可以說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迪士尼,在這種優(yōu)勢下2014年的動畫版《花木蘭》早已吸引了很多觀眾.這一次真人版《花木蘭》的主人公木蘭是由中國女演員劉亦菲擔任,因此大眾們對《花木蘭》真人版電影充滿好奇心。
三、中國故事《花木蘭》跨文化成功
講中國故事簡單,講好中國故事很難,讓大家記住中國故事更難但花木蘭做到了,花木蘭流傳至今世世代代相傳真正做到家喻戶曉,而現(xiàn)在花木蘭登上世界舞臺讓世人都知道中國有一位女中豪杰花木蘭??缥幕瘋鞑ゾ褪窍嗷プ饔?,不同的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了解。
想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為中國發(fā)聲,樹立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這首先是傳媒行業(yè)要做到的任務、義務、責任??芍两瘢瑐髅叫袠I(yè)不僅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反而愈發(fā)散漫?!皧蕵分了馈边@四個字的出現(xiàn),三分之二的責任都在于傳媒行業(yè)。嚴重的個人立場、嚴重的偏向性、嚴重的政治化、不客觀、不中立、不純粹。非常嚴重的引導了人們的思想、思考、思維。因此我認為要想講好中國故事一定要避免這些。
最后《花木蘭》的跨文化成功就是好的開始,中國文化的每一次跨文化成功都是弘揚中國文化的好機會。在本文最后我想提出一個疑問“跨文化傳播視域下新聞工作者應如何正確傳播?”現(xiàn)在的文化傳播越來越亂,真正講好中國好故事的越來越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新聞工作者的底線應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將中國好故事傳播出去?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xwlcp.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