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藝引領書信誦讀——以《見字如面》為例談誦讀的推廣與創(chuàng)新
《見字如面》是國內第一檔以書信誦讀為主要形式的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在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wèi)視播出。2016年12月29日,首期節(jié)目在騰訊視頻一上線,點擊量就突破500萬?!兑娮秩缑妗分荚谟脮糯蜷_歷史,帶領觀眾走進鮮活的時代場景和人生故事,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書信誦讀,一時間引領了社會公眾的審美品位。精心安排的節(jié)目設置和傳播策略,讓《見字如面》這股“清流”在五花八門的綜藝節(jié)目中突出重圍,激發(fā)了社會對于誦讀藝術、書信文化的廣泛討論。受其影響,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不同主題的書信誦讀活動??梢哉f,《見字如面》已然成為誦讀推廣和創(chuàng)新的典范。
一、書信:誦讀推廣的新載體
誦讀是一種融合了語氣、語調、韻律、節(jié)奏的表達方式。葉圣陶先生將誦讀理解為“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雹偃祟惖臅沤煌蓙硪丫?。自從文字出現(xiàn)后,寫信成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之一。長久以來,書信都作為一種視覺的閱看媒介而存在,很少人將其轉變?yōu)檎b讀的文本,通過人聲加以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兑娮秩缑妗烽_創(chuàng)了利用綜藝節(jié)目將書信有聲化的先河。
書信作為誦讀的載體,有別于詩歌、散文等其他文體。其一,情感質樸、語言平實。書信是一種人情味濃郁的傳統(tǒng)交流方式,其中包含著細膩而樸實的真情實意,且語言也貼近生活用語,因而具有顯著的真實、樸素美感;其二,書信往往是一對一的對話,具有較強的私密性,所以誦讀的對象感更強,適合于誦讀者發(fā)揮自身情感調動能力和表達運用能力;其三,從誦讀受眾的心理看,書信誦讀多聚焦“小型化敘事”,一改宏大全景式的機械宣導、大而不當?shù)挠∠?。書信中細致入微的世俗情懷更順應受眾心理。平易近人、以微啟宏的訴說方式拉近了文本與受眾的距離,進而達到更優(yōu)的欣賞效果;其四,激發(fā)大眾的誦讀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寫過詩歌、散文,但很多人都寫過信。這是一種對文字表達水平要求不高的文體。有思便可書,有話就能寫。將書信作為一種可誦讀的載體加以弘揚,實際上給大眾一種啟發(fā):原來書信,甚至自己寫的信也可以誦讀。這對于降低誦讀的心理負擔,培養(yǎng)誦讀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見字如面》在書信與誦讀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將書信移植到熒屏,再通過有聲語言在公共空間中呈現(xiàn),運用綜藝節(jié)目中視聽符號的協(xié)同表意,滿足了觀眾對于誦讀審美的需求,讓觀眾更為輕易地獲取書信文本中的感情體驗。
二、書信內容:包羅萬象的誦讀資源
書信是一種寶貴的文體資源,每封信背后都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刻苦銘心的歷史。書信的內容所反映的人生百態(tài)、社會風貌和珍貴歷史,都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為誦讀提供資源支撐?!兑娮秩缑妗吠ㄟ^信件收藏家、書信博物館、大學圖書館等參與信件收集工作,最后精心篩選出家書、情書、與友人書、政務信件、公開信等一百多封信。這些書信跨越古今,涵蓋多個歷史時期。信件的作者有將士、作家、歌手、詩人,還有知名導演甚至末代皇帝,但在私人信件中,他們都變成了娓娓道來的普通人。
誦讀文本的多樣性,體現(xiàn)在文字風格、情感狀態(tài)、價值觀念等方面。秦國士兵黑夫和京給兄長的信寫于公元前233年,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戰(zhàn)地家書,飽含親情的言辭喚起了國民“家書抵萬金”的文化認同;陳寅恪與傅斯年兩位講授相互致信討論“綱紀精神”,對于當今的大學教育仍有警示意義;路遙寫給弟弟的信,體現(xiàn)了他在面對名利突如其來之時對抗沉淪的決心;編劇蔡春豬寫給自閉癥兒子的信,展現(xiàn)了一位用幽默化解悲傷的父親形象;沈從文的信、黃永玉寫給曹禺的批評信,讓我們感受到文人才子不甘于世俗的風骨和氣節(jié)。古今書信共同構成了一個在浩瀚時空中中國人始終堅守的中華傳統(tǒng)價值體系。
不同主題的書信,從不同面向點燃受眾對于書信誦讀的興趣。信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歷史的窗口,讓人們去深入認知人性和社會,感悟人文魅力??谡Z傳播學界泰斗張頌教授認為,“語言是觀念形態(tài)的音聲化,特別是人文精神的音聲化?!雹谠趯艃热莶粩嘈蕾p與誦讀的過程中,國民形成一致的精神契合與文化認同。從這一點看,《見字如面》所選擇的信件具有凝聚全民族的文化傳播價值,這是書信的誦讀得以進一步推廣的關鍵因素。
三、傳播策略:精心設計助推誦讀藝術
(一)實力明星傾情演繹
《見字如面》邀請了張國立、歸亞蕾、何冰、蔣勤勤、林更新等實力演員加盟。老中青三代明星的搭配,照顧到不同年齡層次的受眾,他們的演繹讓靜態(tài)書信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關于誦讀嘉賓的選擇,導演坦言,節(jié)目把目光放在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表演功力的表演藝術家身上,這些嘉賓必須具備積極向上的正面社會影響力。只有那些有文化氣質,有良好素養(yǎng)、能演繹漢語精髓的藝術家才會被邀請。③
比如,著名演員歸亞蕾的淡雅、慈善是其鮮明的個人特色。她在誦讀散文家張曉風寫給全世界的信《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時,塑造了一位對孩子充滿疼愛與擔憂的母親形象?!靶∧泻⒆叱龃箝T,反身向四樓陽臺上的我招手,說,再見?!遍_篇,歸亞蕾用舒緩的語氣再現(xiàn)了母親目送兒子離家上學的場面,最后的“再見”二字,既透著孩子的天真,更暗含著母親的不舍。同時,歸亞蕾自然地做出揮手的動作,讓離別的場景頓時浮現(xiàn)在聽眾眼前?!拔野阉唤o馬路,我要他遵守規(guī)矩沿著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到了我的孩子?!币唤z略微顫抖的“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道出母親惶恐的心情和對社會的祈求。最后,在讀到“我,一個母親”時,歸亞蕾把手輕撫胸前。聽眾的心弦也同時被波動,無不為之動容。聽眾透過誦讀者的聲音和動作,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寫信者、誦讀者與聽者的情緒共振。
節(jié)目將演員的聲線、氣質和信件作者的身份、信件的主題做了充分地匹配,讓演員在讀信時產生代入感,用聲音去塑造一種富有藝術性的戲劇張力,最終實現(xiàn)人聲合一,相得益彰。由于嘉賓們在舞臺表演、語言表現(xiàn)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經過他們用心的二次創(chuàng)作,一封普通的書信成為了鮮活的口語傳播藝術作品,為受眾理解誦讀文化、親身誦讀提供了頗具示范性價值的學習樣本。
(二)全媒聯(lián)動、先網(wǎng)后臺的推廣模式
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發(fā)布第40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wǎng)民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ヂ?lián)網(wǎng)普及率為54.3%。其中,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7.24億,占比全國網(wǎng)民總數(shù)的96.3%。④可見,當今中國的媒介格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受眾的身份也隨之發(fā)生轉變,即從報刊讀者、電視觀眾、廣播聽眾變成了網(wǎng)民。鑒于此,誦讀的推廣也要適應媒介生態(tài)的發(fā)展,遵循新時代的傳播規(guī)律。
《見字如面》采用了臺網(wǎng)融合、先網(wǎng)后臺的傳播策略,即區(qū)分了單曲和合集兩個版本。首先,針對社交媒體用戶喜歡觀看短視頻的收視習慣,每周四在網(wǎng)絡上推出單曲版。精選單獨誦讀一封信的短節(jié)目上傳騰訊視頻,逐漸形成良好口碑,又經過微信、微博等平臺的話題討論,迅速引發(fā)大量網(wǎng)友關注。對于電視觀眾來說,可以等到每周六晚上在電視上回顧合集,合集相較于單曲,增加了書信點評環(huán)節(jié),即主持人與文化學者一起解讀書信背后的故事。此外,網(wǎng)絡視頻除了展現(xiàn)書信誦讀,還推出明星訪談和花絮,書信原文也通過各平臺發(fā)布,方便觀眾獲取書信文本進行深度閱讀和親自誦讀。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傳播鏈條,書信誦讀在形式、內容、誦讀者演繹等維度被民眾廣泛討論,書信背后的中華文化精髓也得以傳播,誦讀藝術隨之得到推廣并深入人心。
(三)視聽元素營造獨特氛圍
誦讀是一門視聽藝術,綜藝節(jié)目本身也是一種視聽產品。通過綜藝節(jié)目的形式來包裝、推廣誦讀藝術,讓書信誦讀更加形神兼?zhèn)?,審美內涵更加飽滿。
在嘉賓誦讀書信的現(xiàn)場,紅色磚墻背景充滿歷史的厚重感,與“用書信打開歷史”的節(jié)目宗旨相契合。在讀信嘉賓面前,只有一桌、一話筒?,F(xiàn)場沒有絢麗的燈光,讀信人的著裝也體現(xiàn)素雅、端莊的風格。一切的布局都圍繞著“極簡主義”。當嘉賓讀信時,大部分時間是沒有背景音樂的,或者是只有一小段音樂且音量極微,以突顯誦讀者的聲音甚至氣息,整體營造一種靜謐純粹的誦讀氛圍和欣賞環(huán)境。有人評價,《見字如面》用冷僻的書信資源營造安靜甚至略帶“孤獨感”的演播環(huán)境來對抗消費時代信息爆炸給人帶來的無力感。⑤
四、增進理解,開掘誦讀的附加值
我們在開展誦讀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局限于聲音、表演等誦讀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而忽略對誦讀文本的理解,則談不上成功的誦讀推廣。這樣的誦讀便是空洞的。《見字如面》在以下兩方面,為增進觀眾對誦讀文本的理解做了努力。
(一)文化學者解讀誦讀文本
《見字如面》除了嘉賓讀信的現(xiàn)場,還設置了一個主持人和拆信嘉賓共同討論的演播室。在節(jié)目開篇和讀信的間隙,主持人和拆信嘉賓對信的內容進行解讀,介紹信件的背景及其背后的故事,對延伸的話題進行探討。兩位拆信嘉賓分別是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和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在釋信過程中,畫面中還會閃現(xiàn)相關的圖片、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簡介。整個介紹形式多樣,信息精煉。嘉賓的點評會觸發(fā)聽眾的進一步思考,同時啟發(fā)自身閱讀文學作品的視角和方法,對于日后理解其他誦讀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第六期節(jié)目中,有一封聞一多寫給父母的信。在讀信嘉賓進場之前,主持人和點評嘉賓首先簡明介紹了聞一多的生平、寫信時正在發(fā)生的五四運動的背景和意義等,同時輔之以文字說明和珍貴的歷史照片,讓觀眾對誦讀文本的相關背景有初步印象。演員張國立讀信完畢后,場景再次切換到點評演播室。許子東老師特別提出,一百年前的歷史是由當時的80后90后改變的,并延伸到今天年輕人的責任感和愛國情懷;楊雨教授則補充講述了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還提及多年前的保釣學生游行,告誡學子要關心國家大事。通過各角度的分析,觀眾對于誦讀文本的理解一下子就豐富起來了。
(二)非白話文文本的精準翻譯
我們在選擇誦讀素材時,往往古今作品皆有。如何將非白話文轉化為容易被理解和誦讀的文本,是誦讀推廣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兑娮秩缑妗分羞x取了部分原文非白話文的書信,如果直接誦讀原文,則有可能造成理解困難,形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如果翻譯得過于直白淺顯,又會破壞原文的文學意境。節(jié)目組將文言文書信用字幕的方式標出,演員直接用白話文演繹表述,這種二元傳播能滿足觀眾對內容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對古代書信文字構成的好奇和學習,而且利于誦讀者運用最熟悉的語言,完成時代性和歷史感融合的表達。
例如,在第一期節(jié)目中,有一篇唐代詩人韓愈寫給鱷魚的信《鱷魚文》,該文本是用文言文寫就,但經過翻譯,不僅豐富了誦讀者的發(fā)揮空間,且詼諧化的翻譯手法也讓聽者的理解更為深入、自然,堪稱文言誦讀翻譯的范本。
原文: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鱷魚睅然不安溪潭,據(jù)處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與刺史亢拒,爭為長雄。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翻譯:我受皇上的委托,鎮(zhèn)守這片土地,管理這里的民眾,但是你們這些鱷魚不在水里好好待著,竟敢稱霸一方,兇殘地吞食民眾的牲畜,吃肥了自己,養(yǎng)大了兒孫,這就是跟我這刺史叫板,分不清誰是大哥嘍。刺史我雖然沒什么本事,但怎么可能向你們這些鱷魚低頭呢?我要是怕了你們,還不得讓百姓笑話死。我在這就沒法混了啊。
“叫板”、“大哥”、“本事”、“笑話死”、“沒法混”。這些現(xiàn)代社會的口語化用詞,為誦讀增添了幽默感。這對于誦讀推廣的啟示是:中國古文文字凝練,含義多元,意境深遠。有些艱澀難懂的文言體,需要合理化的翻譯,盡可能縮小由于文字表達形成的語境差,為誦讀的推廣和傳播減少障礙。
除了對文言文的翻譯,節(jié)目對英文信件、民國時期信件的生活化轉譯,也都符合“信”、“達”、“雅”的翻譯準則,有效地傳播了漢語言文化的魅力,為誦讀的推廣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五、結語
不管是誦讀書信,還是欣賞誦讀藝術,歸根結底是一項文化活動,也是一種審美過程。這就要求其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即“文”,而且還能帶來美的享受,即“化”?!兑娮秩缑妗非∈沁@樣的例證。該節(jié)目的創(chuàng)新及其帶來的社會效應,不失為推廣誦讀的一個經典案例,其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本文來源:《視聽》:http://xwlcp.cn/w/qk/9501.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