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三三”模式的基本內(nèi)涵
第一個“三”(三導):即導學案體現(xiàn)“梳理、探疑、試煉三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預習文本,讓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內(nèi)容;第二個“三”(三教):即課堂教學體現(xiàn)“生成、點撥、鞏固三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消除疑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知識;第三個“三”(三體現(xiàn)):即課堂教學必須體現(xiàn)“展示、點評研練”三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絕大部分學生動起來、思考起來、參與進來,從而達到夯實學科基礎(chǔ)、學生樂的目的。我校導學案的編制采用了一套比較科學化的管理模式。其嚴格的編制程序、指導思想、細化的格式要求等都給每個教師很大的觸動。我校強調(diào)導學案的編制是教師對教材的解讀,編寫時要在梳理、探疑、試煉三個詞上下功夫,要體現(xiàn)“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邏輯化”的編寫原則。在實際運用中,強調(diào)其對學生、老師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好用、實用,要好操作,同時強調(diào)知識的歸納梳理和拓展變式,使知識條理化,讓導學案能成為學生復習鞏固的筆記和材料。學校還非常重視導學案在運用過程中的評價反饋,因為及時的評價反饋既有利于學生的鞏固,又有利于編寫者進行及時的修改和完善,更為教師編寫下一課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導學案分為“知識梳理、學生探疑、例題鞏固”三大部分“知識梳理”是指教師簡明扼要地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規(guī)定自學內(nèi)容?!皩W生探疑”是學生對于前面的知識梳理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進行提問;“例題鞏固”是指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我校導學案編制的本質(zhì)是集體備課的過程,其編寫的流程是:主備人提前備課——學科備課組研究通過——主備人修改——備課組長審核——印刷共享;這樣就避免了以前教師上課孤軍奮戰(zhàn)的局面。
課堂教學分為“知識生成、要點點撥、例題鞏固”三大部分?!爸R生成”是指教師簡明扼要對學生自學的內(nèi)容做一個總結(jié)?!耙c點撥”是對學生前面的知識梳理中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例題鞏固”是指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強調(diào)學法的指導,重在題目的分析和問題的提出。此外,還要求注意課堂教學信息當堂反饋,即在“先學后教”之后,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的重、難點,而其所包含的課堂檢測和課后鞏
固這兩類習題,也給我們呈現(xiàn)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和課堂之外的風采。課堂教學中必須體現(xiàn)“展示、點評、研練”三個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把課堂交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膽走上講臺,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訓練他們的口才,又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自信心。
2、實施“三三三”模式的意義
通過這幾年的運行,我感受到“三三三”課堂模式給我們帶來的能力課堂是很顯著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和統(tǒng)一的教學內(nèi)容使得課堂在時間分配和學習內(nèi)容的分配上是高效的,使同一年級每個班每堂課在重難點講解、作業(yè)處理、知識點落實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都達成一致,這種統(tǒng)一對教學進度、檢測及評價等方面都有利。其二,作為“三三三”高效課堂載體的導學案是高效的,教師們精心編制的導學案減少了學生上課做筆記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及部分學生記不全筆記,或者忙于做筆記,卻跟不上教師上課內(nèi)容的弊端,提高了課堂時間利用的效率;第三,課堂評價、點撥的激勵機制是高效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已經(jīng)有了預習和預習的反饋等機制,老師在課堂上的點撥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更能節(jié)省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當然,“三三三”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是我校對高效課堂模式的初步探究,其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去完善,如在集體備課方面、教師對主備人學練案的修改方面、最后審核的過程方面等都存在著不足,尤其是學生何時做學練一體案、教師何時批改反饋的問題顯得特別突出。
應該說,先進的教學理念不難找到,也不難掌握,但是要真正把它應用于教學實踐,卻需要非凡的勇氣、驚人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進行教育改革,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是難以成功的。在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今天,教學改革搞得轟轟烈烈,但多數(shù)教學模式都是無疾而終。其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我卻認為來自于學校老師本身。實行新的教學模式,就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有些老師難以接受和轉(zhuǎn)變,最后不得不被調(diào)整,這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既是一個損失,更是一次失??!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是一句口號,更是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需要,你不這樣去做,就會被邊緣化,就會被時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