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文學邊緣化探源:論英美文學課程遭受“冷遇”的客體性內因-文學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xwlcp.cn來源:于鳳保日期:2012-11-30人氣:944

  一、純理論抽象的教學內容與單一、死板、乏味的教學方法之矛盾(教學方法)

  英美文學課“造冷遇”的原因除了以上諸多理論性問題之外,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也存在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簡言之,在教材教法上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熱情、活躍課堂氣氛的基礎上,教師通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又是單一、死板、乏味的,使得課堂沉悶,學生便感覺到這門課既無知識可學,也無樂趣可享,致使英美文學課最終淪為“一無是處”的課程。因此,變革英美文學教學方法、豐富英美文學教學手段、活躍英美文學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英美文學學習熱情也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英美文學教學改革中一項不可回避的重要議題。

  從教育學角度而言,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習者主體意識作用于學習對象這個客體上,通過各種方式渠道,力圖認知、理解、記憶、把握客體對象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在本質的活動。學習者主體意識、學習對象客體存在、學習方式渠道三個方面是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對學習活動的過程及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綜合來看,我國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中的前兩者,即學習者主體意識和學習對象客體存在,都已存在不同層次的問題,已經對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方式渠道就顯得尤為艱難和重要。在“實用主義”盛行、“急功近利”心態(tài)一時難改、教材更新研究緩慢等社會歷史語境下,“學習方式渠道”或許是我們英美文學教學一線教師最容易做到的教學改革,同時也是最容易取得直觀、有效的教改效果的教學改革方案。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打破教師課堂中心主義以后,換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各種活動的主體參與者,通過立體的教學媒介和直觀的教學方式去感受、體驗、研習英美文學,這并非否定教師課堂單向度“講授”的重要性。南京師范大學呂洪靈博士對這兩者關系有這樣的論述:“教學改革的探索千萬不要走出了‘獨白’,又陷入‘交往’這一新的模式限制,‘獨白’和‘交往’是兩種共生和依存的有效教學途徑?!惫蚀?我們在教學方法改革的時候,需要以一種嚴肅、謹慎、大膽的態(tài)度,切勿莽撞、激進,把教師傳統(tǒng)“獨白式”知識講授與多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力圖達到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熱情,調動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雙向互動的欲望,又可以讓這種學習熱情和學習活動成為建立在教師知識傳授和指導基礎上的理性的、智性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活動,而絕不能是無知的游戲和娛樂。

  二、龐雜、深奧的英美文學知識與院系相對淡漠的教學政策之矛盾(教學課時)

  教學單位是英美文學課一線教學的現(xiàn)實平臺和直接依托,英美文學課在該院系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學科建設中的位置,將直接影響英美文學教學課時設置、教師進修計劃、教學圖書資料配備等方面,進而根本性地影響英美文學教學實踐活動的實施和教學效果的落實,最終影響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態(tài)度。故此,教學單位對英美文學的態(tài)度及相關政策無疑已成為“英美文學遭冷遇”原因的重要元素之一,也必然是英美文學教學改革中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實用主義”影響下,我國某些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趨于功利化,過多地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降低了學生培養(yǎng)品味,致使英美文學課被學校不冷不熱地晾著,也被學生不溫不火地接受著。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語境下,我國某些外語院系的英美文學課已經淪落為可有可無的“選修課”,進而在學校這種培養(yǎng)模式導向下,有些學生還沒有感受文學的機會就順大勢而固執(zhí)地拒絕了文學,“選修課”的英美文學課因為這些內外諸多因素使得選修學生人數(shù)不夠開課數(shù)額而最終作罷。

  英美文學教學課時設置是我國某些高等院校“晾”英美文學課的另一個標示牌。根據(jù)南京師范大學程愛民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我們知道:“現(xiàn)在我國的外語類院校一般在本科生的三年級階段開設英美文學課,學習一年時間,每周的課時數(shù)是2節(jié)課。”即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各一個學期,兩者課時量大約都為36節(jié)課,我們再依此比照我國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英美文學本科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這么點課時實在是令教師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意味,更何以言教學效果。

  此外,在這種辦學思維理念指導下,教學單位更不可能把有限的資金投放給英美文學教師專業(yè)知識能力進修、英美文學教學圖書資料配置以及其他許多有益于英美文學教學質量改進的事宜,致使英美文學教學被置于孤立、被動的態(tài)勢中。

  三、擴招后的大班英美文學教學與教學資源相對短缺之矛盾(教學管理)

  如果說淡漠的教學政策是主觀性引發(fā)教學資源短缺之內因的話,那么高校擴招就是客觀性引發(fā)相對資源短缺的外在重要原因。毋庸置疑,這兩者都影響了我國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的實施和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近年來我國各類院校擴大招生數(shù)量,外語院校更是數(shù)量劇增。然而,由于教學資源配套問題短時間內不能有效解決,特別是在實用主義盛行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如上所述,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教學資源更不可能分配給英美文學課教學軟硬件的建設上,使得英美文學課大班教學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必然有消極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具體表現(xiàn):一是課堂管理覆蓋面窄和可調控性差。由于教室學生人數(shù)眾多,有時甚至是一個年級合班上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自然總是“遠離”一部分學生,勢必造成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態(tài)勢。同時,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這種“距離感”甚至“陌生感”也必然影響學生與老師之間雙向互動的意愿,在教學活動中也容易形成“人多,老師不會問我”、“人多,糊弄,老師也不知道”等消極學習心態(tài),使得英美文學教學中的多項活動不能有效落實,最終這種“課堂管理覆蓋面窄和可調控性差”的課堂特點使得許多比較好的教學方法留于形式,不能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二是教師精力的有限。英美文學課大班教學的缺陷也表現(xiàn)為教學軟件相對短缺。一個教師除了課堂費力的管理和艱難的教學外,在面對100人以上的大班學生時,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幫每一位同學答疑解惑,與他們每一位探討學術問題,更不能有時間和精力關心他們每一位的學習情況和個人愛好,這些都不利于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題,不利于拓展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美文學產生熱愛的情感;三是教學圖書資料的短缺。教學硬件配套資源是制約英美文學教學的又一因素,尤其是教學圖書資料的相對缺乏更是直接局限了一部分學生的閱讀文學作品的機會。教師按教學進程布置學生閱讀某一部作品,然而圖書館往往不能同時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消極地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欲望,直接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

  由于這些源自于擴招所造成的教學資源相對短缺的現(xiàn)實問題,使得部分學生不愿意接近老師,也不愿意走進文學,“遠離”文學便成為了學生最終的自然選擇。

  綜合上述,我國英美文學課程遭受前所未有的“冷遇”,其客體性內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故此,英美文學課程的“復興”也當正視此等客觀條件,有謀略地從教學策略、學時規(guī)劃、管理政策等層面探究其問題所在,并切實推進有針對性的改革活動,進而逐項更正偏頗之處,最大可能地將英美文學復歸為福佑青年學人的“文化素質課”。此舉不僅日后“有助于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學校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三方面主體都不可不察。

文章來源于《名作欣賞》雜志2012年下旬刊第10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