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紀實攝影“決定性瞬間”的美學解讀
一、構圖美:影像的幾何視覺形態(tài)
布列松在關于構圖的論述上強調“我的興趣,從來不在于攝影‘本身’,而是它所呈現(xiàn)的一種可能性——通過忘記自己——來記錄拍攝對象于若干分之一秒內的情緒和畫面的形式之美,換句話說,就是畫面喚起的幾何結構的美感”。布列松堅信在拍攝的過程中自己必能抓住某一個畫面中各圖像要素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而恰在這時取景器中的各項事物必定能呈現(xiàn)出正確合適的幾何結構,布列松認為這個幾何結構就是在紀實攝影中自己必須始終全力以赴達成的任務,即構圖。他在紀實攝影的拍攝上把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通過以點、線、面為基礎的二次元平面圖片影像進行視覺表達,其作品力求給予人們真實、準確、強烈的視覺感受。例如他1932年法國馬賽阿利杜普拉多的照片中將線條和形狀展現(xiàn)分明,兩旁的枯樹枝構成一個V字形,同時作為背景的消失點營造出畫面的縱深感和延展性,居于畫面中央戴帽穿斗篷的男士整體形成一個黑色三角形,構圖精致巧妙;其1968年在法國拍攝的《田野景色》,一條筆直的道路貫穿畫面中央,兩旁筆直高聳的樹林,影像從近處視野的寬廣到遠處的逐漸收縮消逝,S形的透視消失點,黑白的影調和簡潔明快的線條如素描般簡約,給人層次協(xié)調之感。這樣的畫面結構顯示出了布列松對構圖美的追求,格外注重依據幾何學的圖形構成和物理學的視覺原理進行合理的編排與組合,以理性和邏輯性構筑影像畫面,并嚴謹?shù)匾?guī)劃畫框中人、物、景的分布區(qū)域,使畫框內的視覺元素互相闡述,以處于合適的幾何視覺形態(tài),突出事件的高潮和主題。
從布列松的紀實攝影作品中,人們可以看到幾何視覺形態(tài)在他的照片上多次出現(xiàn)并呈現(xiàn)巨大功能。垂直線、水平線、對角線、弧線、三角、圓形、方形等多次出現(xiàn),幾何圖形的集合構筑了豐富的畫面,有些甚至成為了相框。他在紀實攝影中傾盡所能將幾何原理中的對稱、平移、透視、漸變、折疊、垂直等關系融入自己的構圖中,在相機的取景框中通過影像的幾何視覺形態(tài)在那決定性瞬間演繹和表達著圖像中各單位元素的微妙聯(lián)系?!对诙栔信帧分胁剂兴汕擅畹貙⒆辖菍m殿的屋檐轉化為三角形,柱子用直線表達,宮殿基座為矩形,線條棱角分明,幾何結構簡潔,左側彎腰的清潔工人與右側威嚴的宮殿形成強烈對比,保持了構圖的左右對稱均衡,明與暗調和對比。以此同時,布列松還注重運用視覺上的反差與對比,通過高和低、明和暗、遠和近、健康和殘疾等對立相反的關系來突出構圖具有的幾何形態(tài),呈現(xiàn)出的是獨特的構圖美。
二、精準美:事件時空瞬間的定格
布列松在其街頭紀實攝影上的“決定性瞬間”,關于那瞬間的定格與紀錄是在時間、空間與事件三維立體坐標軸上的巧妙交織構成的精確結點。簡單說來,就是要精確無誤地抓住事件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能反映其本質及內涵的、與某個時間、空間交織而成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此外,布列松在對精準美的追求上還強調拍攝的一氣呵成,一次成型。
布列松的大多數(shù)街頭紀實攝影作品都在詮釋和驗證著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決定性瞬間的道理,他正是以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判斷力在摁下相機快門之時捕捉和記錄平凡人生的決定性瞬間。由于布列松有著一段在部隊服役的軍人經歷,因此他在街頭紀實攝影上有著如同狙擊手那般的極高精準度和足夠等待力,在他所認定的六十分之一秒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擊中目標”,以保證被拍攝對象能夠始終處于他認為是正常的狀態(tài)瞬間完成拍攝,將其定格為永恒,最真實地還原和抓取了事件的本質和內涵。精準美的美學內涵中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維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在事件發(fā)展的過程中觀察等候時機,直至其走到了某個合適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達到那最具事件意義或富有思想性的頂點,這個關鍵性的頂點是能夠承載事件本質性信息和內涵的,同時又具備某種擴展和聯(lián)想的可能,布列松瞬間摁下快門,并僅僅拍攝一張照片足矣。在對決定性瞬間的精準把握中,他談到“我最渴望的就是要抓住正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某種情勢的全部本質,我深信只要一張照片就夠了”。在這不斷變化著的日常生活中,看清在那細微的決定性瞬間中存在著的某種真相,他認為僅需要拍下一張照片便可完成拍攝任務。
在紀實攝影中要做到對摁動快門時機的精準,追求美學中的精準美,要求攝影者成為對目標一發(fā)致命的“狙擊手”,能夠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一次性擊中目標,如此既節(jié)約了拍攝時間同時又能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精確鎖定“決定性瞬間”;與此同時要避免成為對被攝目標盲目胡亂掃射的“機槍手”,因為不加思索地胡亂拍攝得出的照片并不能精確鎖定“決定性的事件與時空的正確組合結點”,只是事件發(fā)展流程中的一些缺乏意義與內涵的散亂碎片。在布列松的攝影觀念里,如果企圖從胡亂拍攝的圖像中找出一張精準的照片,只是徒勞,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這無疑也是對相機快門的浪費,只會加快攝影器材的損耗。布列松對“決定性瞬間”曾有個生動的比喻,要具有“禿鷹的眼”和“絲絨的手”,更體現(xiàn)了他在紀實攝影中對精準度的高要求,以精準美來描述他在紀實攝影中的美學理念無疑是較為恰當?shù)慕庾x。
三、內涵美:畫面中事件蘊藏故事
紀實攝影重在“紀實”,既囊括了對事件的紀錄,更重要的是傳遞具有歷史意義的故事性信息。布列松能夠成為紀實攝影大師,僅憑構圖上的深入考究和掌握瞬間的抓取是不足以成為攝影史上難以超越的高峰。解讀布列松紀實攝影“決定性瞬間”的美學理念,從符號學的角度出發(fā),紀實攝影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編碼”的過程,在對其進行“譯碼”時既要看到圖像本身的“能指”,更深層的還是應該通過透視其構圖的幾何形態(tài)和瞬間的準確鎖定來看出圖像的“所指”,即圖像所展示出的符號性意義,從中推導畫面中事件蘊藏的故事,透視其中隱藏的時代背景。
布列松在解釋“決定性瞬間”時論述道:“對我來說,攝影這種在幾分之一秒內發(fā)生的事,是對某一事件中互為表里的兩個部分同時辨識的過程:事件本身具有內在的意義,外在方面,又透過影像形式的精確組織,把意義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蓖ㄋ桌斫?,就是要通過影像的外在形式來傳遞和表現(xiàn)事件中更深層次的具有本質性信息的故事內容,傳達作品中蘊含的寓意。布列松認為紀實攝影是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的,每一個攝影師都應該懷著尊重感。布列松認為作為攝影師在拍攝時應清楚地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么精良、技術多么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遠離了對人類社會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么它就不是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布列松在1962年拍攝的《柏林墻邊》中,他在東西柏林交界的拐角處捕捉到了一個發(fā)人遐想、引人深思的畫面,雙手持拐而行的殘疾者,暗示出以前發(fā)生過的戰(zhàn)爭,以及戰(zhàn)爭給人造成的創(chuàng)傷;荷槍實彈的衛(wèi)兵,又反映出了當時東西德持續(xù)的對立,映射了冷戰(zhàn)的時代背景。外加上陰雨天氣的灰暗影調,更為畫面營造出了一種低沉的氣氛。他在紀實攝影創(chuàng)作中始終秉承著社會責任,無愧于“現(xiàn)代新聞攝影之父”的贊譽,內心充滿著人文關懷,力求通過影像圖片訴說事件中的故事,使紀實攝影成為具有力量能夠影響人們精神世界的影像,通過相機鏡頭表明自己在事件上的立場和態(tài)度,真正地鑒證歷史、記錄歷史、改變歷史,并通過攝影作品影響社會輿論。布列松的眾多紀實攝影作品都在向人們訴說著畫面中決定性瞬間那事件背后的故事,有著暗示性的深意,意味深長,概括和詮釋著布列松紀實攝影內涵美的美學理念。
欄目分類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