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衣》中的生存之道-社科論文
隱身衣是古代傳奇或西方科幻小說中的一種想象,作為實實在在的人,怎能隱身呢?我們在影視中看到的俠客、飛賊,臉上蒙一塊黑布,穿一身黑衣,動作輕快,可謂“來無影,去無蹤”,讓人看不清他的面孔和模樣,辨不清他是誰。其實,再隱藏、再快捷,總是逃不出人的視線,終究要露餡的。在現(xiàn)實世界中,要想不被人看見,除非不存在。楊降先生是借“隱身衣”的隱蔽特點,講述在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選擇一種平和的生存方式,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行為的無羈。怎樣才能平和?楊絳說,以“卑微”為人世間的“隱身衣”,“人家就視而不見,見而無睹”,你的行蹤將不受任何人的制約,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干你愛干的事,干你能干的事。說到底就是含蓄做事,謙遜待人。要選擇不顯眼的地方,次要的位置,犄角旮旯,不被對方重視;看小自己,推崇別人,不外露、不張揚、不顯擺;不與人爭,不與人搶。她在小說《洗澡》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姚宓小姐,有學問,人也標致,從圖書室調(diào)到外文組從事研究工作,同事為她換來一張新書桌,并讓給她靠窗的好位子,但姚小姐只要了一只半新的書桌,并“把書桌挪在門口靠墻的角落里。”表現(xiàn)的就是故意隱藏自己,甘愿卑微的處世態(tài)度。但甘居人下這一點,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不符合常人的心理特征。人活在世上,都愿當一個高貴的人、富有的人、被人尊敬的人、出類拔萃的人。為此,都想拼一拼,搏一搏。而楊絳正是看透了眾人不甘平庸的心理特點,主張卑微處世,愿居人下,這是她歷盡人間磨難后的感悟。楊絳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經(jīng)歷了政治顛簸、時事變遷、權(quán)利更迭,目睹了人世的傾軋,感受了世態(tài)的丑陋,更看到了作為個體人在強權(quán)暴力下的軟弱與無奈。楊絳告誡眾人,隱身是一種人生技巧、生存之道,穿上隱身衣就可以避免爭斗,減少矛盾,減輕壓力,克服不必要的麻煩,人生的路就會平坦些。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湊熱鬧,要走出常人的思維,走出事態(tài),超然脫俗。要在急流中尋找緩流,大路中尋找小路,熱門中選擇冷門。人們常把高考、就業(yè)比作過獨木橋,大家都擠著過,當然很激烈、很危險,但如換個法子,改乘木船竹筏,也可以到達彼岸。
隱身更是一種人生境界。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庇盟詠肀扔饔懈呱衅返碌娜烁?最高的德行像水一樣,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甘愿停留在卑下的地方。具有高尚德行的人,像水那樣甘愿做有利于眾人的事情而不與之爭,愿意去眾人不愿意去的卑下地方,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這是多高的人生境界!飽受中西文化熏陶的楊絳,是個洞察世事、富于理性而又不愿隨波逐流的人,為了堅守內(nèi)心的自由,她所選擇和推崇的甘愿卑微,淡泊名利,減少沖突,平和生存的人生態(tài)度,體現(xiàn)出一種閱透人世的明慧與通達,是對人世間茫然生存者的警醒。
二、萬物中選擇適合性情的
每個人的天性、愛好、才能、環(huán)境不一樣,駕馭生活、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也就不一樣。有人愛爬高枝,有人愛隨尾后;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喜歡廟堂,有人喜歡江湖。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北磉_出性格、愛好與官場的不相適應(yīng),與大自然的相互默契,表現(xiàn)出厭惡官場,追求精神自由的獨特個性。因此,要承認差異、尊重個性,看重自己,了解自己,選擇與自己的能力、特長、愛好相適應(yīng)的,走自己的生活道路。楊絳的這種人生態(tài)度受她父親的影響很大,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她寫到大學分科時,曾“很嚴肅認真地考慮自己‘該’學什么”,她父親說,“沒什么該不該的,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矚g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這段文字把喜性、愛好與人生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關(guān)注自己、重視天性的生存之道。人的天性、愛好、才能與自己選擇的生活相適應(yīng),生活就愉快而易見成果;天性、愛好、才能與自己選擇的生活不相適應(yīng),生活就吃力、壓抑而收效甚微。有些人不看自己,只看別人,人家怎么樣,自己就要怎么樣,吃盡了苦頭而望塵莫及。生活可以比較,但不能攀比,比較可以知不足、明優(yōu)劣;攀比使人生虛幻、偏常規(guī)。烏龜怎能跑得過兔子?有些平庸之輩,偏要出頭,勞力費神,出乖露丑,奔波一生,只落得捶胸頓足埋怨天命。生活是現(xiàn)實的,是可以選擇的??创篱g萬物,要看到美,更要看出不美;要看到優(yōu)點,更要看出缺點;要觀察別人,更要了解自己,立足于劣勢,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優(yōu)勢。無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追求適合自己,發(fā)揮個性,舒心適意。
三、有多大的能,發(fā)多大的光
楊絳說:“天生萬物,有美有不美,有才有不才。”“怎能一律均等”。就是說萬物都有先天的差別,不可能全部一樣。世界原本就是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綜合體。就人而言,有坐轎的,有抬轎的,有步行的。有人能造衛(wèi)星,有人連一個紙飛機也疊不好。一把手伸開,有長有短,更何況一個個的人?楊絳告訴眾人,“是什么料,充什么用”,“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闭媸侵钦咧?既點出了生活的方式,也提出智慧的成就尊卑觀。它啟示眾人要知道自己的才能,合理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常言道,知人不易,知己更難,人也許能洞悉別人,卻極難洞悉自己。過高的估計自己,會因目標超高,使自己努力一生,而一無所獲;過低的估計自己,會因目標太低,使自己才智不能施展,而深感委屈。最可悲的是“好些略具才能的人,一輩子掙扎著求在人上,虛耗了畢生精力,一事無成,真是何苦來呢?!边@是楊絳對“略具才能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惋惜,也是對他們的忠告。因而,要善于了解自己,勇于解剖自己。以圣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的言論為指導(dǎo),自查、自省,自知、自明。明確自己的才能和特長,選準自己的位置和行業(yè),有多大的能,就發(fā)多大的光?!凹偃缡且粋€蘿卜,就力求做個水多肉脆的好蘿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糍糍實實的好白菜。”喜歡文學,自己有創(chuàng)作的天賦,就爭取作個有良知的文學家;喜歡政治,抱負遠大,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力爭作個政治家;喜歡經(jīng)濟,擅長經(jīng)營,就爭取作個實業(yè)家;喜歡探索,有豐富的想象,就力爭作個科學家。天地之大,行業(yè)之多,事事都需人干,事事都能出成就,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關(guān)鍵在于弄清自己的才能,充分發(fā)揮才干,活出自我,體現(xiàn)價值,這就是最佳境界。
四、涵養(yǎng)平和的心態(tài)
平和的心態(tài)、超然的思想是隱身的關(guān)鍵。穿上隱身衣只是隱形,要達到隱身的境界,必須隱心,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榮辱毀譽不上心,“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能坦然以對。正如歐陽修所稱頌的“夫視富貴而不動,處卑困而浩然其心者,”不以個人窮達而怨恨,不以一己遭遇而誹謗世道。在困難的時候,在得意的時候,總能保持一份淡泊的情懷和快樂的心情。楊絳欣賞蘇東坡的“萬人如海一身藏”,也企慕莊子的“陸沉”,消失于眾人之中,就是追求內(nèi)心的平和、自在。平和是一種高境界的生存之道。人作為生命存在的個體,生存于天地間,必然要受到精神的困惑和物質(zhì)的干擾,要修到“平和”的境界,不要一生,也需半世。大多數(shù)人,經(jīng)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挫折磨練,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上上下下,出出進進,幾經(jīng)周折,才悟到“平和”的滋味。想要平和,就得心靜,心不要被外物所困。偉大的哲學家莊子憑借“懸解”、“心齋”、“坐忘”之法,設(shè)置“虛無”的思維境界,來去掉一切物欲,去掉一切好勝心,消除傾軋,化解爭斗,忘卻外物,忘卻自我,進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愉悅,達到平和、安寧的精神境界。而楊絳說的更精妙:“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币粋€“不想”,一個“不怕”,就解開了人心靈的疙瘩,使心靈始終處于純凈的水平狀態(tài),平平常常做人,實實在在做事,這不失為抵御物質(zhì)壓抑和心靈誘惑的妙方。這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天性、愛好,自在生存,騰出精力和時間,靜下心來,專做自己愛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fù)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yīng)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